老爹牵着余令连忙走了出来。
不管是谁,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,只要来了,每个人五文钱。
这些钱都是老爹在长安特意换的。
怕等的就是今日。
“各位叔伯,令哥高中,是大喜事,本该略备酒菜请大家吃一顿,奈何孩子说不要张扬,这钱拿着,今后令哥再往前走,还有……”
王婶子望着手里的钱抬起头:
“令哥他爹,你这是作甚,咋能让你给钱呢,今后令哥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,你等着,妹子这就回去取钱去!”
余员外闻言大声笑道:
“安心的拿着,这次从长安离开,这钱是人家栈掌柜给的喜钱,安心拿着,算是余令感谢叔伯长辈的嘱咐的!”
大家没有想到回报会来的如此快。
当初两个鸡蛋,两个铜板的恩情,今日一下子就得到了五个钱。
回报超过双倍,要说不开心那是不可能的,没有人不喜欢钱。
钱到手,看向余令的眼光彻底的不一样了。
以前可以把余令当个孩子来的对待。
现在不行了,得将余令当作宝贝来看待,今后的春播秋收都会来问问余令。
因为余令是读书人,今后可能会做官的读书人。
隔壁军屯因为有了一个读书人。
虽然是狗屁名堂不是的读书人,但人家种的麦子就是长得好一些。
因为,书上有讲该怎么种。
所以,今后余令的话在屯子里将会格外的管用。
有大小纷争都会先找余令,余令解决不了的再出去找衙门。
也直到此刻,除了自家人之外余令终于有了一点可以自保的力量。
一盘散沙的屯子因为一次考试竟然意外的聚在了一起。
接下来就简单多了。
只要余令不断的替屯子的人谋福利,带他们搞钱,让他们吃饱,这盘散沙将会越来越结实,直到成为宗族。
读了这些书,余令也慢慢的明白了一个从未想过的道理。
百姓的眼里其实没有什么忠诚。
他们好多人不懂家国,也不懂大义。
屯子里的一些人连现在的皇帝是谁,叫什么都不知道。
他们只知道能吃饱,饿不死,有个家。
这才是他该懂的,只要有人能让他有这些,他就愿意跟着你。
跟着你,好让自己的儿子吃饱,让自己的子子孙孙也吃饱。
“爹,雨停了就去把来财接回来!”
余员外笑了,他觉得儿子和自己想到一起了。
他发钱的目的就是如此,只要拿了钱,那就是站在一起了。
“好!”
来财下山,他们也会守口如瓶,就算有衙门的人来了,他们也会帮忙遮掩。
因为余令对他们有用,他们不会得罪对自己有用的人。
夜深的时候雨停了。
南山深处应该还在下,因为门口的小河还在一直的咆哮着。
这场大雨带来了过量的雨水,也带来了寒气。
余令觉得一下子就冷了!
关中的寒秋到来,京城这边已经穿上了薄薄的袄子。
小老虎跪在那儿,手脚已经快没了知觉。
曹化淳望着小老虎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。
在他的眼里,以他对小老虎这个孩子的看法,今后这孩子一定会成为十二监里面的一个掌印。
王安老祖宗也喜欢他。
老祖宗不止一次的说过,等到福王就藩后,想个法子把他举荐到太子身边当差。
如今太子是一个心有大志的人。
今后一定是一位贤明且雄心壮志的君王。
他在积极的选拔人才,准备在上位之后任用贤臣,革除弊政。
太子还找老祖宗商议了一下废除矿监和税监的弊端和益处。
小老虎这样性子敦厚的孩子适合去太子身边。
可如今,自己把话也说明白了,这孩子却不想去。
他想去服侍刘淑女,服侍那个未出世的小皇子。
劝都劝不住。
如今太子身体康健,皇长子朱由校也已经会跑,会认人了。
也就是说,今后大明两代君王已经是不出意外的定下了。
可小老虎却愿意去服侍那个不受宠的刘淑女。
就算大明传承有了意外,那怎么轮也轮不到这个还在肚子里的藩王。
小老虎的最后路就是离开京城,跟着那个什么王,前往自己的封地。
“老虎,告诉干爹,你到底咋想!”
小老虎心里也苦。
直到此刻,他才知道干爹曹化淳是真的对自己好,是真的把自己当儿子养,盼着自己好。
“干爹,孩儿忤逆你了,不孝!”
曹化淳叹了口气,喃喃道:
第 14章 终于有了一点点的权力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